硅-石墨烯负极,如何融合最佳的两种锂电池负极材料

分类:前沿资讯

作者:谢伟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1-04-05 11:52:24

【概要描述】由全球石墨烯创新第一人创立的G3公司,已有多年石墨烯规模产能。现在开始转向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生产,将如何融合这两个最佳的负极材料?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丹顿市有家做石墨烯起家的公司叫Global Graphene Group环球石墨烯集团,简称G3,由台湾籍的华人教授张博增创立。张博增1976年从台湾前往美国求学,后来在丹顿市的莱特州立大学担任教授多年,集中精力研究石墨烯的制造与应用。他在2002年申请了全球第一篇有关石墨烯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的专利。在这篇专利申请中,张博增清楚地阐述了单原子层及多层石墨烯的制备过程。这是全球最早的关于单层石墨烯、石墨烯增强金属基、树脂基、碳基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专利。


他于2007年创立了AngstronMaterials公司,即G3公司的前身,开始寻求石墨烯的产业化生产。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石墨烯的市场价格从最早的每克几百美元降到了每公斤几百美元,降幅超过上千倍。2016年,他的团队在厦门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恒力盛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量产石墨烯。在他几十年的科研与创业历程里,他总共申请了580多项专利,被公认为全世界石墨烯创新第一人。


2016年,张博增整合了他创立和合作的几家石墨烯公司,成立了环球石墨烯集团G3公司,开始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G3公司2017年开始瞄准锂电池的硅负极材料,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始研发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并迅速推出两款产品: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


-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石墨烯包裹硅纳米颗粒形成微球,如下图所示。微球尺寸一般在3到15微米,其能量密度可达2000-2600 mAh/g,首次循环效率可达88%。而普通石墨负极材料的最高能量密度也只有372mAh/g,因此其各项参数都非常优秀。不过考虑到采用纯硅纳米颗粒的成本较高,他们也推出了另一款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


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石墨烯包裹氧化硅纳米颗粒形成微球,如下图所示。微球尺寸一般在3到15微米,其能量密度降低到1000-1800 mAh/g,首次循环效率则降至74%。其能量密度比纯硅复合材料低是因为颗粒的硅含量有所降低,而首次循环效率低则是因为氧化硅会永久性地消耗一部分锂离子,从而使得首次循环效率大大降低。


G3公司在研发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时一共采用了三项创新技术。首先是硅-石墨烯微球的独特设计,这个微球并非石墨烯紧密地包裹硅颗粒,而是引入了一些空隙在硅颗粒周围,这样就预留出一部分空间让硅颗粒充电变大时能够充分膨胀,但是不会挤坏它周围的石墨烯外壳。


第二项创新是硅-石墨烯微球的保护性外壳涂层,这个涂层采用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即使微球在充电时膨胀,高分子涂层因其良好的弹性也不会被破坏;而等到放电时微球缩小,高分子涂层能跟着一起变小。涂层的另一个作用是隔绝硅-石墨烯与电解液的接触,硅和石墨烯在充电时都会与电解液反应,所以这个涂层充当了人工电解液固体界面保护膜的作用,保持负极的能量密度不会损失太多。


第三项创新则是使用高弹性的导电高分子粘接剂。通常情况下,微球颗粒因为充放电的反复膨胀收缩,逐渐会与周围的普通粘接剂失去连接,从而形成电路断开。改用高弹性的高分子粘接剂后,高分子会弥补微球收缩时形成的空隙,从而保持与微球的紧密联系,即保持良好的导电性。


通过以上创新技术,G3公司的新型负极材料未来可将锂电池的能力密度最高提升到400kW/h,其单层电池已在实验室环境下成功测试超过800次循环,可满足动力电池的寿命要求。公司此前已在丹顿市形成一定的石墨烯产能,因此借助已有设施,可以迅速转型生产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公司目前在丹顿市的产能为25吨/年,争取在2021将产能扩大到1000吨/年,以满足飞速增长的电动车动力电池的材料需求。



**文章仅供交流用,因该公众号无法开通留言功能,如有问题或建议请向公众号发送消息,我们会尽快回复,多谢!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和储能公众号。


参考文献:

1.    GlobalGraphene Group公司官网www.theglobalgraphenegroup.com

2.    OnDemand Webinar- Si-Anode EV Battery Technology, https://www.theglobalgraphenegroup.com/on-demand-webinar-si-anode-ev-battery-technology/


相关文章:

10倍能量密度的硅材料如何才能用于电池负极?

研发硅负极材料的Sila Nano公司获得5.9亿美元融资!

Enovix刚刚上市:像做芯片一样用光刻技术做全硅负极电池

技术起底QuantumScape的锂金属固态电池热潮

Enevate公司实现全硅负极储能,获得81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


作者简介:

谢伟博士,清华大学材料学学士和硕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化学工程博士。主要从事储能电池开发工作,先后在跨国企业及初创公司任要职,主持多项美国能源部资助研发项目,获得2013年全美年度100最佳研发技术大奖。在材料学及储能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7篇,担任5家国际期刊审稿工作,拥有国际发明专利申请17项。


中和储能公司简介:

深圳市中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研发、推广与应用储能技术,旨在通过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助力于实现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发展初期,公司专注利用在储能领域已经积累多年的行业经验及杰出的研发能力向中国储能市场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同时,公司着重于对中国储能市场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中国市场研发或引入最先进、最有效的储能技术。

公司技术研究与发展方向:水性储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涂料与粘接剂,膜分离技术。

国内业务:液流电池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合作、学术交流、公司技术研发方向的技术讲座、研发咨询、及论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