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硫化物-铁氰化物液流电池的高效膜和电极材料

分类:前沿资讯

 - 作者:中和储能

 - 发布时间:2024-11-21

【概要描述】通过对DS的优化,DS57-K膜可使PFRFB电池在20mAcm-2电流密度下经过1051次循环后获得99.80%的高平均CE和90.42%的优异EE,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均超越了商用N212膜

研究亮点

这项工作研究了在PFRFB中使用K+交换磺化聚醚醚酮(SPEEK-K)膜来替代昂贵的Nafion膜磺化程度优化的SPEEK-K可使PFRFB在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实现99.80%的高平均库仑效率和90.42%的卓越能量效率。同时,为了克服硫化物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限制,CuS改性碳毡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使PFRFB在循环过程中具有更高、更稳定的能量效率。在电池中,将经济高效的膜与催化电极相结合,可在1180次循环后保持99.54%的容量,并具有出色的功率密度(高达223mWcm-2。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的电化学性能将使PFRFB更有希望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


研究内容

作者首先研究了膜的形态。K+交换后,SPEEK-K(DS57-K)的横截面形貌相对于SPEEK变得更粗糙(图2a)膜的表面形貌也很粗糙(图2b–2d)。从DS47-K和DS57-K到DS67-K,存在的K+离子越来越多,与磺酸基团中H+的量成正比。此外,EDS结果验证了K+离子在基质中的均匀分布(图2b-2d)。AFM图像表明,与N212和SPEEK(图2e)膜相比,N212-K和SPEEK-K膜(图2f–2h)显示出更明显的暗区,随着DS的增加,图上的暗区变大,表明K+离子改变了膜的水通道,从而增加了亲水性


随后作者比较了膜的物理化学性质。表1测量了膜的厚度、IEC、SR、AR和K+电导率值。由于亲水性磺酸基团的参与,SPEEK-K膜与N212-K相比具有更高的IEC和SR值。随着DS的增加,SPEEK-K膜的IEC和SR值分别从1.27提高到1.84和从3.81%提高到4.85%,证实了磺酸基团在促进膜内水分子的吸收和保留方面的作用。通常,高SR值有利于离子电导率,使得AR值从N212-K的1.59 Ω ·cm2分别降低到DS47-K、DS57-K和DS67-K的0.80、0.74和0.71 Ω ·cm2。相应地,膜的K+电导率从N212-K的16.84 mS cm-1分别增加到DS47-K、DS57-K和DS67-K的17.16、19.08和22.89。


图3a显示了空白储层中[Fe(CN)6]3-浓度的变化以比较膜的渗透性,SPEEK-K膜的渗透速率随DS的增加而增大,因为DS越高,聚合物基质中-SO3H基团越多,有效提高K+电导率,并加速活性物质通过膜。与N212-K相比,所有SPEEK-K膜都表现出较低的活性物质渗透性。根据图3b,膜的渗透速率从2.23×10−7cm2min−1(N212-K)和2.37×10−7cm2min−1(DS67-K),进一步降低至1.26×10−7cm2min−1(DS57-K)以及1.15 × 10−7cm2min−1(DS47-K)。DS57-K和DS47-K的离子选择性(电导率与渗透率之比)分别为0.1%和0.2%。所有SPEEK-K膜的离子选择性值均明显高于N212-K其中,DS57-K的离子选择性最高,这归因于铁氰化物渗透的抑制以及K+电导率的增强


随后作者研究了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图4a表明使用DS57-K的电池比基于N212-K的电池(53.8mAh)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60.8mAh),这与DS57-K 膜的较低离子渗透性和较高离子选择性相一致,并且电池在中均表现出约99.80%的高CE。然而,基于DS57-K的电池的EE比基于N212的电池高得多且更稳定1051次循环实现稳定的90.42%的EE,而使用N212-K膜时,879次循环后EE仅为77.82%(图4b)。基于DS57-K的电池比基于N212-K的电池表现出更高的CR(图4c)。此外,如图4d所示,使用DS57-K膜显著延长了PFRFB的自放电持续时间,基于DS57-K的PFRFB电池维持时间约为717小时,是基于N212-K的电池(98小时)的六倍。所有这些结果证实,由于SPEEK-K框架和优化的DS,DS57-K膜有效地延缓了氧化还原物质的交叉。


作者还研究了用于PFRFB的CuS-CF电极。SEM图像显示,原始CF(图5a和5b)和CuS-CF(图5c和5d)在形貌上存在明显差异,原始CF表面干净光滑,而CuS-CF呈现花状凸起结构,这些凸起由无数相互连接的纳米片组成表明CuS已在CF表面成功生长,这种花状结构可以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


作者随后研究了电极特点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图6a所示,在CuS-CF上可观察到多对氧化还原峰,而在原始CF电极上只能识别出一对主要的氧化还原峰,表明CuS-CF电极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如图6b所示,EIS测试表明CuS-CF的电荷转移电阻为2.14 Ω,低于原始CF的电荷转移电阻(3.34Ω),CuS-CF电极在电极界面和电解质之间表现出更快的电子转移速度,因此花状CuS的表面覆盖为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电化学活性。作者分别使用原始CF和CuS-CF电极组装了PFRFB电池。由充电/放电曲线(图6c)可知,与原始CF电池相比,CuS-CF基电池在第一个循环中表现出较小的极化,并且在循环过程中进一步扩大,而原始CF基电池表现出明显的IR下降。相应地,CuS-CF电极可使PFRFB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具有更稳定的EE,在879次循环后仍保持在75.80%,而使用CF电极时在751次循环后仅为66.54%(图6d)。这些源自电极的电池性能的显著改善可以用CuS-CF中更多的催化和活性位点来解释。


作者也研究了PFRFB的综合性能。图7a所示,开始时,放电容量(DC)可以达到理论值的99.54%在长期循环测试中,CE保持非常稳定(1180次循环后仍为99.95%),即使在50m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PFRFB的平均EE也能达到75.41%。在本研究中,电池的容量由正极液决定,当正极液中氧化还原活性材料(K3[Fe(CN)6])的浓度增加到0.5 M和0.8 M时,DC值显示出明显的增强(图7b和7c)。当采用0.5 MK3[Fe(CN)6]+2.0 M KCl作为正极液时,电池在20 mA cm-2电流密度下表现出色,CE达到99.28%、VE达到80.46%,EE达到79.27%,且上述关键参数在超过230次循环后仍保持稳定(图7b)。当正极液为0.8MK3[Fe(CN)6]+2.0MKCl(图7c),电池在20mAcm-2电流密度下,经过60次循环(180个测试小时)后容量衰减很小,容量衰减速率为0.0709%/小时,该更浓缩的PFRFB电池的平均CE、EE和VE分别达到97.21%、83.41%和85.23%。

PFRFB电池的倍率性能从20运行到140mAcm-2,间隔为20mAcm-2。在所有施加的电流密度下,CE均保持在接近100%,这表明DS57-K膜和CuS-CF电极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随着电流密度从100mAcm-2增加到140mAcm-2,VE和EE显著下降,这可能与电池的电化学极化和欧姆极化的增加有关。当电流密度回到 20mAcm-2时,VE和EE都恢复到最初的高值。为了进行比较,组装并测试了以原始CF为电极、N212-K为离子交换膜的PFRFB电池(参考电池),从极化曲线来看,优化电极和膜的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达到223mWcm-2,高于参考电池的199mWcm-2(图7e)。因此,通过优化膜和电极材料,可以降低PFRFB系统的成本,并改善多硫化物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作者报道了一种采用廉价的SPEEK-K膜和高催化性能的CuS-CF电极构建的中性PFRFB体系。通过对DS的优化,DS57-K膜可使PFRFB电池在20mAcm-2电流密度下经过1051次循环后获得99.80%的高平均CE和90.42%的优异EE,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均超越了商用N212膜。同时,CuS-CF电极对多硫化物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效果,从而降低电池在长期循环过程中的极化。将DS57-K膜与CuS-CF电极相结合,PFRFB电池即使在50m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仍表现出高效率。此外,采用这种策略,在提出的PFRFB电池中采用浓度较高的0.8 MK3[Fe(CN)6]正极电解液,可实现223mWcm-2的出色功率密度。因此,本研究取得的进展促进了中性PFRFB的开发,可用于高性能、低成本的储能系统。

更多内容:
超低成本的长时储能硫-空气电池技术

低成本水合多硫化物-多碘化物液流电池

高能量、低成本的多硫化物/碘化物液流电池

用于硫铁电池的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沉积的硫化铜电催化剂